1.儿童并没有主动去学功能词或者语法,而是在生活中、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在语言环境中逐渐建立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连接。他们不清楚具体的语法规则、功能词的意义,但是他们清楚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这样的组块或句子的出现一定是什么意思,或者在这样的语境下,我应该使用什么样组块或句子,因为在他们成长过程中,这个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连接已经非常强大了。
根据这段文字,可推测出的结论是( )。
A.通过语境学习语言对儿童来讲最高效
B.在学习语法和功能词时儿童没有优势
C.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连接在具体语境中更容易建立
D.儿童学习语法与成人学习语法是不同的
2.将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
(1)财政部、文化部出台政策,规定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将“零门槛”免费开放。
(2)对于这项惠及全民的政策,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赞扬。
(3)这是国人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4)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通常是免费的,比如阳光和空气。
(5)相信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望日益均等化、便利化,对于改善和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6)现在,在中国人的免费物品清单上又将增加一项——公共文化设施。
A.(4)(1)(6)(3)(5)(2)
B.(4)(6)(3)(1)(5)(2)
C.(4)(6)(1)(3)(2)(5)
D.(4)(1)(6)(3)(2)(5)
3.以下6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
(1)广告公司和传媒是拜物教的布道者。
(2)他们负责阐述和传播“意义”,消费者负责直接接受“意义”,直至最后为这些虚无缥缈的“意义”买单。
(3)快速消费品行业和时尚行业最热衷于塑造Logo,前者需要横向的地毯式轰炸营造产品幻觉,后者需要纵向的高端价值以榨取高附加值。
(4)物质丰裕的年代里拜物教大行其道。
(5)各式Logo因而成为最显眼的图腾——你不一定能发出它们的标准读音,但在广告的教育下,你一定明白它来自哪个国家,代表哪一类商品,象征的是古典还是现代。
(6)你未必每周去读经或者做礼拜,但你必定每天在家里、电梯和公交上接受广告的洗礼。
排列组合最连贯的是( )。
A.(3)(5)(4)(1)(2)(6)
B.(4)(6)(1)(2)(5)(3)
C.(4)(1)(2)(6)(3)(5)
D.(3)(6)(5)(4)(1)(2)
【答案与解析请点击下一页查看】
1、A。细节理解题。我们可以通过语段最后的一句,也可以用感情色彩帮助我们判断,B项不符合,排除。同时根据主体排除的办法,这个语段主要说的是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并未提及成人,这样就自然没有比较,则排除D。这样我们可以在语段中的第一句得知语言形式和功能的连接在生活中,在认知发展中,在语言环境中建立了连接,但没有提及在什么反面更容易,所以我们可以推测的就是,通过语境这样的学习对于儿童学习语言来说最高效。因此,答案选择A。
2、C。语句表达中的语句排序。第一步判断④①还是④⑥,我们根据所给出的语句可以看到④句就是谈到免费的东西,而接着④项的话题,显然第⑥项与第一句更紧密,排除A、D两项。紧接着⑥项后面①项对这个免费提供给国民进行详细的说明,而③项中的代词就是对①项的指代,因此这样排序下来,C是正确选项。
3、C。语句表达中的语句排序。第一步,观察选项,我们可以发现第④项首先提出了一个概念,物质的领域更大一些,所以可以排除A、D两项。接着我们看第④项中提出了拜物教这个概念,下面①项又紧接着拜物教的概念细说,而①项中的布道者正是⑥项所描述。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排序为C项。